復健單車/看見動彈不得的自己
配合復健師練習肌肉力量和器官內部協調,降低麻醉風險指標,重新練習站、練習走路、練習轉彎,並視情況加入固定式腳踏車,轉動踏板,轉動正向能量。
80年代出生的台灣囡仔,喜歡單車,為純粹移動更為好玩;常被家人問有幾個屁股,因為所有好玩的車都想來一台,在單車上做過最自豪的事,不是什麼最速環島更不是東進武嶺,而是超過十年的單車通勤,覺得既然是喜歡的事,就該做一輩子啊。
或許你早已不騎單車,但應該不會忘記初次騎乘單車移動的感覺,國小時,學校規定四年級才能騎車上學,剛升四年級那會兒,迫不及待跨上單車,享受靠自己力量移動的成就感,這讓我徹底著迷,那年代流行橫山光輝的三國動漫,總幻想自己是騎著馬威風八面的武將,嘴上呼喊著衝殺口號,和同學在重劃區大片空地上追逐嬉鬧,這份感動,一直延續到18歲那年,被機車取代,沒辦法,轉轉手腕就可以獲得N倍於腳踏車的速度感,正值追風的年紀,誰抗拒的了。
再次跨上單車已出社會,那時迷上場地車,覺得世上怎會有如此線條簡潔且美感十足的賽道利器! 查普郎A頭殼足簡單,光想到能把工廠賽車拿來馬路上飆就高潮,有點資歷的玩車人應該都記得一張很中二的貼紙[競技專用,嚴禁公道爆走],充分說明男生這種屁中帶爽的感覺;重拾單車生涯後的五六年間,我都以這樣的單車作為主力,固定齒、沒剎車、狗嘴套,那時自認是單速車基本教義擁護者,覺得裝剎車是件降低格調的事,現在回想起來實在是熱血過頭,但這車確實重啟我對單車所有美好的回憶,我喜歡簡單,這車沒變速,遇到坡就是硬幹,想快就是死命踩,直接了當的操作深得我心。
初始的幾年,壓根沒想過什麼綠能出行減少碳排放,只覺得這是好玩的事就盡量做,那種在車陣中自在穿梭,腳下高迴轉,全身血脈噴張的感覺實在太迷人,就這樣一直到某天想騎機車時發現電瓶沒電,車身上是厚厚的灰塵,然後開始常被問:[你有別的交通工具嗎?] 才發現單車早已融入生活,且當初所有不利因素都不再是影響,天氣爆熱時我會想[呦~天氣不錯呀,留個汗唄!],下班前的暴雨讓同事們憂心忡忡,我卻想:[好久沒淋雨飆車,爽啦!],喜歡上一件事就跟愛上一個人一樣,所有缺點都不是缺點,所以要做任何事之前,喜歡它讓它變好玩很重要,而不是想著怎麼克服它。
十幾年的通勤生涯,和許多想嘗試的人交談,讓我規畫出一套單車通勤的Q&A,如果你想試著在一成不變的通勤路上玩出點花樣,卻不知如何開始,或是擁擠的交通、炎熱的天氣成了你卻步的原因,或許在後續的內容,可以給你一些解答。
從小就聽什麼成功人士早上五點起來運動後才工作,但我跟99.9%的人一樣懶,那對我來說就是天方夜譚,所以我選擇折衷的方式,利用無法避免的通勤路程來運動,這才發現單車通勤就是勵志的晨運,而且工作前適度的運動,好處真的非常多,舉幾個自身貼切感受。
情緒平穩:
運動會刺激腦內啡分泌,帶來愉悅感,使你的情緒安定,身為一個男人你會進入聖人模式,自然面帶微笑和朝氣,把一早進入職場前的煩躁一掃而空,面對討厭的人你會平靜看著牠,覺得牠說的都對,神奇吧。
專注力提升:
運動後身體多項有益激素如多巴胺、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增加,加上心跳趨緩後進入運動後自然放鬆狀態,內心感到淨化,不管在閱讀文字或是與人溝通效率通通加倍,考試都考一百分。
精神狀態UP:
現代人重視早餐,每每吃完後血糖飆升,身體軟趴趴,這時搭配適度運動讓身體進入有氧狀態,大腦迴路重拾清晰感,有助於排除腦袋鈍鈍的狀態。
生活步調,品質的提升:
以前機車通勤時我會睡到最後一秒鐘才起床,再用接近車禍的速度飆去公司,到公司整個人還是迷糊狀態;可單車通勤後,精神狀態提升,開始習慣早起,起床先手沖一杯咖啡,再喝上滿滿一壺水,跨上單車,心情好時穿過公園看看花開,採集點種子,下班隨意走走小巷,探店之餘還可避開尖峰車潮,通勤之路從單純想快速掠過,變成期待且悠閒的小旅行。
我的工作路線要穿過整個市區,騎車我基本都戴著口罩,說熱當然熱,但口罩頗有訓練面罩的效果,對於訓練呼吸肌肉很有幫助,假日不戴口罩騎車時覺得呼吸超級輕鬆,再來我本身是容易對空汙過敏,不過跟騎機車上班比起來,騎單車運動後,鼻塞、眼睛喉嚨癢的情況反而不明顯,自身感覺是靠運動提升心肺交換率,體能循環增強後,比靜態對抗空汙來的有幫助。
這邊我要說個違背現代人飲食觀念的話題,我個人已經五年以上沒吃過早餐,近兩年我都是一日一餐(午餐)在活,早餐對我來說是遙遠的記憶,人體設計很精妙,沒有食物的時候就會拿脂肪來用,脂肪是最好的身體能量來源,但過於頻繁的進食讓你的身體永遠沒有機會切換能量來源;導致你一不吃就覺得沒力,我以前騎車一個鐘頭沒吃就頭昏眼花,改變進食模式後,現在可以騎一整天的車不覺得餓,神奇至極。
會問這種問題的通常是女生,然後我都很想翻白眼,身為業餘自行車愛好者,我下半身確實比較粗壯(我是說腿),但那是無數苦難下造就的,單靠上班騎那幾公里,就以為會有場地車選手的腿圍,是不是太小看運動這件事,但我可以保證,腿不一定會變粗,但體態一定會變緊實好看。
如果你騎單車常常莫名自摔,那單車對你來說真的很危險,不過一般意義上,單車上路的危險性是來自於遭其他交通工具碰撞,而不是單車本身危險,道理就跟女孩子穿太少被騷擾,有問題的是騷擾她的那個變態,而不是去責怪那套衣服。自身安全不能單乞求別人的友善,防衛駕駛很重要,對道路行車敏感度要好,懂得預判路況,比如前車的方向燈,比如路邊停車的車輪方向,比如車門突然開了一條縫,又或巷口出現車燈照射反光,這些都是可以預先注意到且避免的;單車上路最大的好處就是它[慢],不要小看[慢],[慢]替你製造了大把的反應時間,大家都看過網路上一堆車禍影片,有沒有發現99%意外都是高速下反應不及所發生,多給駕駛哪怕是一兩秒,就能避免很多悲劇,所以相較其他交通工具,車速較慢的單車絕對更安全。
老實說沒有,上班路上從來沒出過事,But…人生最厲害就是這個BUT…
十多年唯一出過的意外,是放假騎菜籃車閒晃鬧出來的,當時離家只剩一公里,正要上一座陸橋,想說來個間歇衝刺當作完美結束,全力抽車攻頂,結果鍊條落鏈,單車亂甩一陣,頭部硬著陸,人昏了過去,血噴了一地,醒來時不覺得痛,牽了單車就想走去醫院,但路人已叫救護車,上車才發現自己一身血,呆呆看著右半身跟背包上滿滿的血跡,不愛戴安全帽,該來的意外終究是來了,不過我覺得意外就是意外,無法避免,所以頭部剛拆線就重新跨上單車,唯一不同的是,之後連坐馬桶都想戴安全帽。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