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不是老房子的巷口 / 兩台老車觀察記錄(上)
在大家都熟悉的台南古城,總是三步一廟五步一古蹟。充滿著過往美好時光的畫面裡,也佈滿有特色的腳踏車。看似簡單,卻是自行車使用的人文演進史。
WHEN
早晨七點多,在巷口遇到一位50來歲中年婦女騎乘著一台粉紅色的淑女車。
WHERE
由於菜園和舞蹈教室都在住家附近,所以覺得騎乘腳踏車是來往這些地點的最為便利的交通工具。
WHO
婦人在半退休後的興趣為種菜與跳土風舞。
HOW
在龍頭前裝上了一座長型寬大的竹藤編製的菜籃,裡面裝滿著各式青青綠綠的蔬菜果實,一片綠意搭配單車纖細的粉色車身格外的醒目。
BICYCLE
所使用的腳踏車是Giant鋼管淑女車,原為友人家中的老舊單車無使用後贈送給她,再拿到後到附近的單車行維修整理。
阿姨使用這台車過了一陣子,覺得在放置去菜園所採收蔬菜的空間略顯不足,便自行在前貨架處加裝了藤製大菜籃,這樣就可以裝載著下所有採收要攜帶回家種植的青菜水果,以及跳舞所需要的用具,如搖鈴、彩帶..等。天氣不穩定的時候會蓋上防水花布避免飄雨的困擾。選擇架設在前貨架處,因為她覺得攜帶物在自己的眼前比較具有安心感,即使掉落了也能夠馬上知道。
另外天氣轉冷的時候也會在把手加裝機車用的防風手把套,在天氣略冷的時候也不需要穿戴手套就可以直接伸進手把套中防風防雨,雙手不至於過於冰冷,且有稍微的防水機能。另外我發現在腳踏車上也裝了一個大型可拆卸的燈具,詢問後原來是因為有時會在晚上的時候去舞蹈教室跳舞,在附近巷弄燈光並不充足,所以會因為安全需要而特別注重反光與燈具。
慈護宮
慈護宮媽祖廟是北桃園媽祖的信仰中心,其媽祖稱為「桃園媽」,每每廟會等活動都會相當熱鬧。每年大年初一早晨都會到慈護宮參拜,祈求未來一年一家人都能平安健康,事事順利。
玉山公園
在沒有跳舞的時候也常常到附近的玉山公園散步,早晨與傍晚都會很多運動和遛狗的附近居民,十分熱鬧。在冬天來臨季節轉換的時候,公園裡的落羽松會轉換成一片紅褐色,若是剛好能遇到金黃色陽光從樹蔭間灑下,慢步在筆直的落羽松林蔭大道欣賞紅黃交錯的美麗景色是十分愉悅的享受。
大輪小吃
位於巷口的小吃店,在用餐時刻人潮總是絡繹不絕,價格便宜份量充足又十分美味,有時懶得在家料理的時候會去購買餛飩乾意麵再搭配上幾樣小菜來當作晚餐。
婦人主要的使用行為是居家周遭的通勤活動。主要需求為大量的置物空間,基於心理因素希望物品都在視線內故選擇放在前貨物架處,並因應天候狀況自行改裝了前菜籃防水布與防風手把套作為對策。單車對於該使用者來說為短程移動與攜帶物品及活動用具的媒介工具。
愉快的閒聊後進而發現了滿足的了騎乘者的需要,腳踏車確確實實的融入生活之中。從婦人的笑容中不難發現,腳踏車對於她來說不僅僅生活上的工具,也透過騎乘與改裝之中也從中獲得許多樂趣和成就感。
跨界 產品/平面/插畫 設計師。喜歡不務正業地穿梭於巷弄之中閒晃散步,觀察大街小巷的交通工具與其使用狀況,想像並記錄並想像下它們曾經發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