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身體力行,臺體大舉辦自己的台灣單車越野賽!
沒聽過台灣有單車越野賽,那我們臺體大來辦吧! 故事就這樣開始了,那就接續傳承下去!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引起了一波危機,人們的生活習慣也因應防疫措施逐漸的改變,例如說開始實施在家上班,減少肢體接觸。政府也呼籲減少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由於公車,捷運,火車等都是密閉空間,且不易保持社交距離,因此世界各地開始吹起一陣騎自行車上班上學的風氣,透過騎腳踏車前往目的地,不但運動維持身體健康,也能與他人保持社交安全距離。
雖然大城市裏面都有公共腳踏車的選擇,想想還是有間接接觸的風險,難免怕怕的,於是有些人選擇買一台新車,有些人想整理整理自己的舊車。不過當你想起自己家裡的塵封住的腳踏車,想牽出來騎的時候,歪腰,輪胎都沒氣了。這時候就會想,怎麼沒騎車,輪胎也自己消風了,該不會是輪胎破了吧?
趕緊找了個打氣筒準備來灌風,才發現原來幫腳踏車打氣,好像也有一門學問,自己的車可能是法嘴,老婆的是美嘴,小孩的是美嘴,好多種樣子耶,真多虧有光頭葛格的影片可以學著打氣,才不會讓自己漏氣。
每款打氣筒也是有個性,雙管,單管,直立,手持,應有盡有五花八門。只要有自行車,你就是需要打氣,像是出門在外需要手持式,在家可以用直立式,公路車的PSI 值高,用雙管比較輕鬆,單管的價格比較便宜。為了滿足每個人不同情境下的需求,就衍伸出這麼多的樣式。稍稍要注意的,不外乎就是打氣筒的氣嘴了。
光頭葛格有介紹了聰明嘴,確實很方便,不用管是甚麼輪胎氣嘴,給他塞下去就對了。
自己買的打氣筒可以選擇,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店家用甚麼打氣筒,這就很不好說了。所以當你拿到店家提供的打氣筒,先看看打氣筒氣嘴上,是否有標示如何使用,如果沒有的話,看看氣嘴的樣子,大洞還是小洞,再來就可以使出打氣123的招式了。
在這邊還想提醒大家,打氣筒氣嘴上的拉桿,容易卡到自己的手指,甚至會夾到,操作時候還是稍微小心一點。
如果自己騎的車子是小輪徑,也就是摺疊車,小徑車,童車,操作起來更需要注意,因為鋼絲的間隙都不大,需要轉個角度才好操作,像圖是這樣的狀況,需要調整一下角度就可以順利打氣了。
ヨツバキッズ HUSTLE PUMP
推薦小孩使用的打氣筒,源自日本社長對於孩子使用的期待,社長自己有三個孩子,希望能做出適合兒童使用的專屬產品為出發點。這款打氣筒考慮到小孩的身高與童車小輪徑,氣嘴一定可以順利的跟打氣筒結合,不會打氣打到氣噗噗。也附上兩個小工具,球針跟充氣玩具接頭,讓小朋友一邊玩耍一邊打氣的好設計。
米家電動打氣筒
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小米幫你把氣打好打滿,即使是光頭葛格都忍不住買了一台。打氣筒是一種情懷,快速的打滿是一種效率。試試看其實也沒甚麼不好,家裡外出使用都是便利的選擇。
SILCA
成立於1917年,從心為自行車騎乘者著想的初衷,專心研發各式各樣的打氣筒,是設計師愛用推薦款式,木握把質感特好,經典外觀造型在打氣的時候都不自覺的時尚感。用打氣筒營造出歐洲的氛圍,居家生活感提升許多。
最後跟大家聊聊,每天騎車上下班,上下課,保持社交距離,關心你我的健康,養成騎車的習慣,也就不用常常幫車子打氣。你越常騎你的車子,車子的狀態反而越好。
自行車其實就是要多使用,你看巷口阿北或是阿桑的腳踏車,看起來兩光兩光,舊舊的感覺,也不是甚麼知名的品牌,看起來不怎麼光鮮亮麗,前面把手掛著菜籃,總是放了一袋青菜,後面坐墊上,也總是有一個空箱子,放了好幾袋水果,載了這麼多重物,但是車子卻沒甚麼問題。看他們騎起來反而都順順的,還可以騎到你旁邊跟你說聲哈囉,這樣可是適當社交距離喔! 所以才說,新車舊車只要常常騎,都是巷口車。
如果有任何想詢問的問題,歡迎大家可以在youtube影片下方的留言區,寫下您想問的輪胎問題喔,或是任何問題。小編團隊都會隨時為大家解答。
至於在路上遇到問題,需要道路救援,記得先傳照片來看看,我是說車子的照片啦,才知道帶甚麼工具去救援囉! 電話號碼記得是香港3345678,再說一次是香港3345678,晚上8點後就不要打了,因為我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