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太平洋達人騎車去 / 騎名車遊大溪看風景

2020.9.18 週五
一開始在IG上看到廣告,由於天時地利人和的緣故就去報名,頭一次參加有達人領騎的活動,欣賞滿山的桐花與大溪老街的風華,走訪少有人知道的暗巷與通道,聽達人講古說百年前的故事,邊騎邊看風景,這段旅程是最適合騎腳踏車的。

在大溪穿梭的活動路線

07:00-07:30 報到及行前說明- 活動概要及活動用車試騎


07:30-12:00 上午行程- 桃園大溪橋頭停車場(集合)>桃園大圳供養塔>三坑鐵馬道>米輪遺址>龍潭永福宮(三坑老街)>11指古道>梅鶴山莊


12:00-13:00 慈湖遊客中心戶外用餐(餐盒)


13:00-16:00 下午行程- 慈湖> 大溪老街歷史巡禮(享用大溪豆花 / 參觀林本源發祥地/建成商行/福仁宮)>月眉古道>李騰芳古宅>:大溪橋( 終點 )


騎讀大溪活動緣起

這天晚上在滑IG的時候,看到了太平洋達人領騎的廣告出現,於是點開活動看看,立刻連上了活動通網頁,這麼方便的行銷,真的讓人很難拒絕(笑),還備註是由太平洋自行車提供自行車,意思是,只需要人到,其他的事情都交給他們,不得不說太平洋的車子還是很有魅力的。

因為集合地點是在大溪橋頭停車場,而且還是早上7點集合,研究了地圖該如何前往活動地點,考慮了幾天後,決定填了報名表送出,等候主辦單位回覆後,就完成上網付費報名手續。期待活動日期的到來。

滿心期待的前一天

活動的當天,我5點就起床,把裝備整理好後,就開著google map導航,前往大溪。由於途中會經過鶯歌,今天的早餐就決定是阿婆壽司了,因此順著導航先到了鶯歌,品嘗很久沒有吃到的小綜壽司配味噌湯,整個人都醒了。

然後繼續上路。經過大鶯路的時候,由於是在山區騎著機車,清晨還沒曬到太陽的風,溫度低的不禁起雞皮疙瘩,還想著該不會今天可能不需要太陽眼鏡了吧,真是白戴了,結果仍是烤了焦黑的回家。


專業的出發前技術支援

抵達了大溪橋頭停車場後,眼前是一排PACIFIC REACH的自行車,由於是小折,沒有尺寸問題,one for all的概念,因此工作人員稍稍指導了大家如何調整座椅高度,煞車與變速的使用,並沒有太多技術性問題需要說明。

觀望一下周圍,由於人數限制15人的精緻小團,看的出來年長者的比例約占了一半,簡單操作而且又好騎的車,可以讓大家更好上手,把精神放在行程上。連這些小細節都有考慮進去,工作人員確實有許多辦活動的經驗。而且非常俐落地把補給包包跟各種資料發放給大家,顯得效率十足。


困難的上坡被Reach克服

行程上第一站是前往供養塔,一開始就是個騎車上坡的挑戰,大約需要爬一小段的坡。雖然是活動一開始,團員的體力是滿點的狀況,卻立刻要挑戰一個坡道,難免覺得行程也太硬了,但是用REACH騎上坡,倒也輕鬆,難道是好車真的有差別嗎?

就連阿姨都可以輕鬆的追上我的速度,喊著不能被刷卡,大家就這麼的攻下了第一個長坡。抵達定點後把自行車停靠在路旁,車輛在工作人員的看顧下,我們跟著達人走到供養塔旁邊,聽當時建立桃園大圳的起源跟年代,一邊稍做休息,拍照留念準備前往下個景點。


一路飛馳終於等到了午餐

接下來是連續騎乘路線,三坑鐵馬道穿梭在稻田之中,所謂的田埂道的感覺,不算寬,但是足夠會車,即使來向有車,也不用怕會摔進田裡。

跟著田埂道彎彎曲曲的溜搭在一塊又一塊的耕地之間,15台車拉成一條長長的白線,跟織布一樣的串來串去。沒有上下坡考驗大家的腿力,但是蜿蜒小徑考驗著大家的操控力與專注力,隨著太陽漸漸高昇,熱度逐漸消磨掉的體力,開始想著還有多遠啊。

抵達永福宮後,讓大家補水休息,因為接下來的考驗才正要開始。達人說,等等就是一路的上坡上坡上坡喔,這個爬山的行程,是因為我們要到古道去看桐花。

很開心剛好遇到桐花盛開的時候,因此安排了大家走一段山路,沿途看桐花飄落在水面上的美景。

達人說,體恤大家的辛苦,剛剛讓貨車幫大家把自行車載到山頭,他們探路的時候可是自己扛著車子走上山路,哪有精神看桐花,爬到山頂又自己繼續騎車,幸好這次大家都可以輕裝備的爬山,也多虧行程完美的安排,除了需要靠自己的腿力騎車,其他苦活都交給工作人員了。

工作人員也很盡責,每次腳踏車停在路旁,團員在參觀景點的時候,工作人員總會細心的一一檢視車輛,確認是否有任何狀況異常。畢竟有些團員不是經常騎車,不會發現車子有任何的狀況。細心關懷到這些動作,讓一旁的我看了也覺得很安心。攻頂之後,大家又繼續上車,準備要放飯了!!!


收穫滿滿的在地風貌

午餐是在慈湖的戶外廣場吃便當。

以前聽慈湖是個龍穴,充滿靈氣,在這裡休息吃便當,雖然說是在戶外的長凳上,卻沒有燥熱感,也不會有蚊蟲的打擾。樹下的涼爽與眺望遠處的各式各樣蔣公銅像,視覺上是很有趣。

很意外在慈湖有這麼多的蔣公銅像,時代變異賦予不同的歷史意義。不過五彩繽紛的蔣公銅像,代表的是曾經走過的歷史痕跡,有過去才會有現在,騎過這趟路,不管獲得的是腳力或是腦力,都是因為花了時間走過這段路才能獲得。


在傳統巷弄間用速度和深度體會

下午的行程對於騎腳踏車可說是方便的。穿梭在老街裡面,先到了傳統市場吃豆花,可以把自行車臨停在市場裡面,然後牽著或是騎著車子在有點人潮的老街中,從一個廟到另一個廟,且走且停,不像開車族或是機車族,必須把車子停好在停車場,我們牽著車子走在攤販跟攤販的中間,想買飲料,想吃香腸都可以,在廟前就停車在埕前,然後就進廟參觀。

比起早上的行程的運動程度,雖然下午的行程都在看古蹟,了解在地風情,不過一直上下車子,是不一樣的累法。所以人就是種懶惰的動物,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可以坐就不要站,可以一直騎在車上,就別下來走路了。

不過達人整條路上不辭辛勞,一直講說著大溪人文, 雖然我記不了甚麼,也沒打算記得甚麼。不過在福仁宮裡的百年以上的匾額,卻也是讓人覺得夠嗆了。

同治年間到現在依舊保存得如此完整,讓我想起,房子要放50年以上,才會變成老房子,然後變成古蹟,如果因為都市成長與變遷,把房子都拆了,蓋成商務大樓或是商場,那就永遠都不會留下甚麼記錄了。


舒爽歡樂的步入尾聲

繞了一圈,最後回到了大溪橋下,達人特地帶大家走了一段鮮為人知的路線,大家在橋下的小徑,看著河邊的消波塊,講著為何消坡塊會在這裡,我眼前看著這片乾淨的溪流,有著人影在石塊上,用著網撒下捕魚,又是歡樂,又是開心。回顧今天的整段旅程,回到鄉土,有山有水有稻田,走過清朝,日據,到兩蔣時期,原住民客家人在地生根,這一趟的旅程也就值得了。


看更多

高雄市集-微型創業三輪車

高雄市集中遇見許多別具特色的單車攤販,新奇驚喜之外更期待未來這種單車工作生活的型態可以越來越多元豐富。

巷口車臉孔紀錄 / 簡單生活認真運動

從大學認識阿達到現在,他一直都有運動的習慣,又莫名其妙的好約,三不五時就一起去參加馬拉松跟二鐵,而且他還沒有自己的腳踏車,這麼與眾不同的狀況...

漂亮腳踏車 vs 破爛腳踏車

我看到在黃瓜的世界裡,他很有自信地賦予物品價值。而和黃瓜相反,我是被物品賦予價值的。

自行車界疫後零售大趨勢

大家好,我是只有被隔離時才有時間寫文章的大橘,我又來了,我現在人正在上海隔離中,而上海正在經歷史上最多人口的封控之中(比武漢人口多),基於種...

馬鞍上的決鬥

Bike Polo 鐵馬球,一項適合都會,巧妙融合各單車族群的玩家,在固定練車之外的遊戲,極富對抗與挑戰性。

crossmenu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