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車在台灣藝術中的位置,細數畫作來找尋
腳踏車紮實的線條和色彩在畫作中特別顯眼,佐在時髦的旗袍和墨鏡旁,默默的被歸類在對比的一邊裡。
小編按:巷口車的熱門作者Rod最近開箱了一個自行車產品,巷口車特地來到這裡紀錄一下開箱實況!
「我本來是想再買一台電輔媽媽車來載兒子到處晃的,但是一來家裡車庫車滿為患,二來我還是不想騎女車。」Rod抓頭解釋到,好像擔心我們會質疑他為什麼用這麼酷炫的E-MTB避震車來裝兒童座椅一樣。」
Rod接著繼續解釋到:「想說家裡已經有一台雙避震電輔車GIANT FULL-E,就打歪腦筋到它上頭了。最大的難點是FULL-E是雙避震車,也沒辦法裝腳架,但最後也都一一克服了。自行車兒童座椅沒有看起來那麼好裝,買了童椅之後,車店老闆要收組裝工資,請開心的給他。車店如果沒有收工資,是他佛心不然就是不缺錢,開店只是興趣。」
「還有呀,建議買公司貨!會有技術支援和經銷車店免費安裝。如果真的去買水貨的話,會遇到很多技術和安全問題。我是買公司貨啦!我到最後自己裝,就只是想自己裝賺經驗值而已。」Rod補充道。
以下就用Rod的視角來介紹!
「現今的品牌成車,並不會預留很長的前叉豎管長度,因此裝設之後通常都會產生龍頭上面的那個螺絲根本吃不到豎管的狀況。就算鎖到對的扭力值,其實還是不夠的,等於這個龍頭只靠下面的那個螺絲在撐,這樣感覺無敵危險。」
Rod接著說:「為什麼這樣裝,前叉豎管的長度就變成夠長?」
「這關係到童椅固定座的內部結構。總之,這樣的裝法有兩個好處:第一是龍頭以及座椅底座的內部都能完整的與前叉豎管接觸,第二是座椅整體的高度略為向上,騎車的時候才不會一直膝蓋撞椅子。」
「請注意這台車有伸縮座管,這非常重要。停車的時候,可以因為伸縮座管的調整,讓雙腳可以同時踩地,才不會倒車,抱小孩上下車才有辦法做到。我的流程是先壓縮座管高度,坐上車雙腳都踩地,然後才抱小孩上車幫他綁好身體跟腳的安全帶,這樣就完成出發準備!」
「沒有要載小孩的時候,只需要把童椅快速拆下,30秒就可以還我一台噴土用的電輔車!因為龍頭位置降低了,所以我換了一隻Rise值(落差)比較大的把手來補償尺寸,來讓騎乘的姿勢沒有太大的改變。」
Rod最後說:「目前開心騎乘中!到目前為止,需要思考的是我還是用背包帶小孩的東西,以後我也許會再來想辦法,來裝個貨架吧!」
Rod腦中總是充滿了資料。每一句話的背後都充滿了他設計自行車的經歷大小事情的心情起伏起落。原本巷口車是打算詳細說明他每一句話背後的用意和故事,不過覺得讀者應該會被嚇跑,就還是很精簡的將他口述的部分分享出來,讓大家可以最直接的跟著一起做,然後注意到他想要提醒各位的部分。謝謝各位讀者看到最後囉!
在自行車產業工作許久,經歷產品設計以及產品企劃與產品經理等工作之後,當了幾年外勞,結了婚生了小孩,擁有二十幾輛單車把家裡搞得像車店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