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不能出國旅行,你可以單車環台
躼腳妹妹平日最愛安排出國旅行的行程,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於是跟著扶輪社的夥伴,踏上第一次單車環台之旅
從每天確診五百例,到這星期連續幾天回到兩位數。全台灣的民眾都一顆心懸在那裡,除了擔心疫情擴散讓防疫等級增加,更加破壞原本的生活步調外,也擔心自己的家人是否會中標。
在前幾個星期裡,平常有騎車習慣的朋友,只能用訓練台在家。社團中以前每天都有車友們在美麗的景點開心的合照,上山下海領略風的感覺。而現在,社團大部分的分享是自己車子架上訓練台的照片,或者翻閱自己的D槽來用過去武嶺或者海線的騎車照片影片,在回憶中轉動快樂的輪子。這樣變化,在兩個月以前一定很難想像吧?
這些訓練台上的自行車人們,每騎一分鐘都會多一分想要出門的慾望。一開始踩動踏板,穩定轉動著,調整呼吸進入運動的模式。前一秒還躺在沙發上的身體,現在漸漸的熱了起來。一定要有儀式感,全身裝備和出門相同一個不能少。原本開著電視是為了騎車的時候怕無聊,不過自己的注意力漸漸的從電視銀幕上移開,腦中開始出現自己曾經騎過路線的風景,就像是真的正在戶外騎著一樣。隨著汗水一點一點的冒出來,想像力創造出來了風,也創造出了田野的香味:也許是夜來香的味道,人們卻總是找不到香味的來源,現在更確定那是腦啡的味道。踩踏強度漸漸增加,空氣進入肺部越來越深,漸漸幻想消失,心中只會開始厭倦室內的味道:「不對,這個空氣不對!」自己的肺部好像有了嗅覺一樣,提醒自己他值得更清新的空氣。心裡越來越生氣自己為什麼在家裡騎在裝在訓練台上的腳踏車,腳踏車自己應該也很生氣為什麼自己的後輪為什麼被拆掉裝在一個嗡嗡叫的支架上。“疫情到底還要到什麼時候!“一定會想要打開窗戶對著外頭大叫但是你不能,只能繼續踩著踏板向前。不,並沒有真的所謂的向前。
不過現實就是,即使每日確診數到了個位數,還是不能掉以輕心。過去一年台灣的我們維持自由自在只是多學了更多防疫小技巧的生活,可能也回不去了。我們最近學到了更多更厲害的防疫觀念!傳染病的出現,在歷史中總是不斷出現,沒有人能真正防堵。畢竟人與人的交流美好的部分,和流行病的防疫常常都是相互背馳的。
親愛的讀者你還想得到其他騎車一不小心就會違反防疫原則的地方嗎?我常想,防疫期間的自行車相關設計應該會多一些吧?如果在家裡就可以聞到山裡的自然香味,就能夠有著沁涼的風從臉龐吹過,眼前能有像是常去的路線風景加上連線騎車的車友一起出現的畫面,是不是就既能防疫,也能開心的騎腳踏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