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騎士因為疫情只能活在夢境中

2021.6.23 週三
台灣腳踏車休閒的愛好者,最近一定很痛苦。雖然心裏知道是必需的,但盡量不要出門的限制,總是心裡難受。不過人們總是可以找到出路,更何況是愛好自由的腳踏車騎士們。

從每天確診五百例,到這星期連續幾天回到兩位數。全台灣的民眾都一顆心懸在那裡,除了擔心疫情擴散讓防疫等級增加,更加破壞原本的生活步調外,也擔心自己的家人是否會中標。

在前幾個星期裡,平常有騎車習慣的朋友,只能用訓練台在家。社團中以前每天都有車友們在美麗的景點開心的合照,上山下海領略風的感覺。而現在,社團大部分的分享是自己車子架上訓練台的照片,或者翻閱自己的D槽來用過去武嶺或者海線的騎車照片影片,在回憶中轉動快樂的輪子。這樣變化,在兩個月以前一定很難想像吧?

這些訓練台上的自行車人們,每騎一分鐘都會多一分想要出門的慾望。一開始踩動踏板,穩定轉動著,調整呼吸進入運動的模式。前一秒還躺在沙發上的身體,現在漸漸的熱了起來。一定要有儀式感,全身裝備和出門相同一個不能少。原本開著電視是為了騎車的時候怕無聊,不過自己的注意力漸漸的從電視銀幕上移開,腦中開始出現自己曾經騎過路線的風景,就像是真的正在戶外騎著一樣。隨著汗水一點一點的冒出來,想像力創造出來了風,也創造出了田野的香味:也許是夜來香的味道,人們卻總是找不到香味的來源,現在更確定那是腦啡的味道。踩踏強度漸漸增加,空氣進入肺部越來越深,漸漸幻想消失,心中只會開始厭倦室內的味道:「不對,這個空氣不對!」自己的肺部好像有了嗅覺一樣,提醒自己他值得更清新的空氣。心裡越來越生氣自己為什麼在家裡騎在裝在訓練台上的腳踏車,腳踏車自己應該也很生氣為什麼自己的後輪為什麼被拆掉裝在一個嗡嗡叫的支架上。“疫情到底還要到什麼時候!“一定會想要打開窗戶對著外頭大叫但是你不能,只能繼續踩著踏板向前。不,並沒有真的所謂的向前。

不過現實就是,即使每日確診數到了個位數,還是不能掉以輕心。過去一年台灣的我們維持自由自在只是多學了更多防疫小技巧的生活,可能也回不去了。我們最近學到了更多更厲害的防疫觀念!傳染病的出現,在歷史中總是不斷出現,沒有人能真正防堵。畢竟人與人的交流美好的部分,和流行病的防疫常常都是相互背馳的。

不管未來有沒有解封,未來我們騎腳踏車,好像會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 人要騎乘腳踏車需要人和腳踏車和配件碰觸,摸之前要消毒,離手之前要消毒。

2. 騎車通勤的朋友在停等紅綠燈的時候和隔壁的機車騎士距離過近,得保持一點五公尺的距離,只怕待轉區不夠大。

3. 騎車交際的朋友,往往都會停下一起喝水和吃飯,除了要保持距離進食外,相互聊天也要保持不會被噴到口水的距離。

4. 騎車相較於日常活動比較接近運動,會排斥口罩的配戴影響空氣吸入的份量。只能期待善待自己耳朵和能夠大口呼吸也能順暢的設計出現。

5. 遇到了第三級後的防疫中,如果不是出門採買生活必需品外,騎車也是不被允許的。這好像就沒辦法了。

親愛的讀者你還想得到其他騎車一不小心就會違反防疫原則的地方嗎?我常想,防疫期間的自行車相關設計應該會多一些吧?如果在家裡就可以聞到山裡的自然香味,就能夠有著沁涼的風從臉龐吹過,眼前能有像是常去的路線風景加上連線騎車的車友一起出現的畫面,是不是就既能防疫,也能開心的騎腳踏車了呢?

不能,因為我們騎腳踏車,更多的是為了自由。

看更多

單速車─你生活通勤的絕佳選擇

賽事或挑戰只是偶爾刺激生活變化的調劑,所以我的車上不需要碼表、功率計、卡踏,連變速器都捨去,手剎車還可以選擇裝或不裝。我騎的車是─單速車。

小巧可愛的 zerobike

小巧可愛的zerobike,除了亮眼的鮮明外觀和吸睛的超小輪徑之外,還兼具攜帶性與騎乘性,是一台充滿趣味的86小車。

日治時代就有腳踏車隊

當時的人也可以參加「遠乘會」,這就像現在的車隊,一起騎車出去玩。要參加遠承會要交不少會費,就像是有錢人的俱樂部一樣。

When we could expect market recovery

好了,我們已經講過無數次⽬前⾃⾏⾞產業 所⾯臨的問題,是時候來談談這些問題何時 能夠解決呢?

crossmenu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