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可愛的都會移動工具 「Pacific carry me」
造型迷你又結構特殊的折疊車「carry me」,騎乘在路上總是可以吸引住路人的目光。
快拆英文是Quickly release,也就是容易鬆開的結構。自行車在許多部件上,都廣泛的運用到快拆這個零件。快拆出現在1927年,一位義大利的車手Tullio Campagnolo就是你我熟悉的Campy。當時的鏈條與花鼓發生咬合問題時,必須卸下後輪處理。當時輪子需要將螺絲卸除拆下輪子,由於天氣太冷他無法正常操作拆卸動作,讓他錯失了獲勝機會,因此激勵他決心開發快拆裝置。
前後輪拆卸,出現的場景較多,可能是你要搬上火車或是其他大眾交通工具,這時候你需要拆卸前後輪。或者是破胎的時候,你需要拆下前後輪,放入攜車袋拎上車。然而快拆的結構因素,使得鬆開與扳緊都需要思考機械原理來操作,若是用蠻力去拆卸跟壓合,狀況就會像Youbike那樣,卡的緊緊地扳都扳不開,所以大家可以參考光頭葛格的教學影片來操考看看。
Youbike調整座椅高度時候,需要打開快拆,確認調整高度,座管上面有標示線,調整好之後,再將快拆緊迫住。另一種座椅高度調整的快拆結構,也是Youbike 2.0 的結構,拉開手把後,就可以調整座椅高度,調整好之後,再將快拆壓回。快拆是對鎖裝置,可以透過雙邊鎖緊作微調動作,通常有手把的部分是做較大幅度的鎖圈,另一側是用旋鈕或是手工具做旋轉微微鎖緊。如同光頭哥哥影片當中的動作,過度緊迫會造成斷裂問題,因此要注意自己的使用力度與鬆緊程度,維持在一個平衡上面。
摺疊車上的快拆,主要作為摺疊結構目的使用,因此很常出現對折,車手收折,等等情境,現在用me plus MKii來做一個示範。(感謝亨利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