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新冠時期一些關於台灣自行車業的觀察與建議

2022.12.01 週四
現在的歐美大砍單,面對倉庫滿滿的零件以及在港口報關囤積的成車,是不是充滿了無力感?如果不想看著歐美市場的臉色,跟著歐美市場的起伏,也就只能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亞洲市場了。

單車海嘯過了之後,是時候來看看誰的褲子留在沙灘上了

前兩年的爆單日夜加班煩惱員工排休,以及現在的歐美大砍單(依然還是在煩惱員工排休),面對倉庫滿滿的零件以及在港口報關囤積的成車,是不是充滿了無力感?還是說平常心以待以不變應萬變?俗話說危機就是轉機,我認為這反而是一個做健康檢查的機會,看看過去,想想未來。前兩年常有人問我對歐美單車熱潮的看法,交期突然變成無理取鬧的數字該如何是好,我通常都說總是會回到正常的,「這就像是冰河時期一樣,只有最強勢以及最能順應環境變化的物種會留下來,其他的就自然地滅絕。然後就是物種大爆發產生新一代的生態系,舊時代的生物除非不斷持續進化,不然面對新的環境也只是逐漸凋零」,而台灣的自行車業會是哪一種??

培養新世代的日常單車使用者才能擴大運動及競技單車的市場

如果不想看著歐美市場的臉色,跟著歐美市場的起伏,也就只能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亞洲市場了。說創造市場是大家都希望做的事情,但如何做到呢?這要回到源頭來思考。歐美等各國的單車運動競技風氣並不是一朝一夕突然拔地而起的,而是由日常生活所培育而成,當人們從小到大騎車就像是呼吸一樣習以為常,自然而然就會有單車運動以及競技的文化,也才會有支持選手以及廠商的力量。台灣大多數的人在還沒有駕照之前,尤其是學生時期,其實都有單車通勤移動的經驗,但是一旦擁有了機車或是汽車之後,馬上就將單車放進倉庫,表示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再需要騎腳踏車啦!!!(歡呼撒花)。但是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呢?主要還是來自於交通規劃建設以及生活模式環境的關係。台灣的都市機能規劃並不確實,工廠加工區以及住宅區還有商業區的分界不明,而且基礎交通建設因為沒有良好的大眾運輸設計,又為了讓公司員工上下班的汽車以及商業運輸的卡車都可以往來各個角落,所以長久以來都是以汽車的角度來發展道路規劃,一來是掩蓋並沒有都市長遠規劃的問題,二來是不想負擔龐大的大眾交通運輸經費與營運的責任。所以一直以來對台灣人來說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是機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是汽車,而單車的車速是無法在道路上與汽機車相提並論的,速度的差異也就是產生意外事故的來源,因此單車也就無法成為主流的交通工具,那這樣要如何培養更多騎車的人口呢???

與地方政府一同創造單車友善的生活環境

話說其實Ubike等共享單車已經跨出第一步了,因為在有了Ubike之後,人們體驗過在都會中使用單車移動是其實是適合的,因此也有些人會開始考慮購買一輛自己的單車,但為何只停留在考慮而不是看到很多的單車騎士在街道中穿梭呢?到頭來還是道路規劃以及安全性的問題。就以我居住的城市而言,都會中所謂的「單車專用道」並不是為了通勤移動所設計的路線,而是偏向於休閒運動,因此這些路線並不能滿足大多數人的上下班動線,而且單車專用道的施工方式並不佳,在上面騎乘有時候還蠻考驗技巧的,有時候甚至有危險。另外就是單車與其他大眾交通工具的銜接,不管是公車站或是火車站四週都沒有適合的自行車停車空間,帶進公車或是火車等交通工具的便利性也很低,像是歐美很多國家都是可以直接把單車牽進車廂不需要裝袋,或是也攜帶在車廂外的車架,這些問題都能逐一解決的話,相信單車通勤移動的人會逐漸增多。我並不會覺得歐洲很多城市所正在推行的「無車化」適合台灣,因為那必須建立在有良好的大眾運輸工具的環境之下,台灣的方式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從「少車化」開始,從「真的有必要才開車騎機車」開始就好,搭配大眾交通工具運輸的逐漸改善,以及新舊都市計劃的發展,才能朝向無車化的方向發展。

對於本土品牌的協助

那麼單車業界要如何做這件呢?這看起來是政府要做的事情不是嗎?其實從業界的角度來看,應該配合政府的政策,鼓勵並扶植新創品牌來塑造出屬於本土的單車文化,以單車的歷史來看,歐美單車品牌幾乎都是從微型品牌開始的,慢慢茁壯產生屬於當地的單車文化,也才能產生認同感並傳播至世界上的其他地方。這種方式一直持續到現在,歐美很多品牌都是從獨立車店或是玩家以及選手開始發芽,逐步地成長。歐洲從城市車開始慢慢產生的公路車,美洲從沙灘休閒車開始逐漸演化出MTB,這些都是「玩」出來的,而不是大公司「企劃」「行銷」出來的產品,所以產生屬於當地的生活主題的車種是一種紮根的底蘊,在全球化時代才能產生文化的差異感,這才是吸引人的地方。但以現況來說其實業界並不支持本土新創,因為普遍認為市場在歐美,所以歐美客戶即使很小,當下的訂單也不大,但貿易商以及工廠卻是願意「培養」的,因為希望這些新品牌哪天可以越來越大越買越多,可是常常都是公司變大了之後單變多了,就跑到其他國家去生產了,畢竟在商言商,製造的成本差異很大啊。反觀本土小品牌要做產品就常常碰軟釘子⋯⋯因為主觀認為主要市場就不是在台灣或是亞洲,這種客人培養不起來的,不用浪費時間與精力。我之前在執行一個客戶專案的時候,配合的工廠老闆就對我說,你這麼認真作案子賺不了什麼錢啦,一年是能接幾個案子?我覺得你最好就移民去國外,然後找個老外當人頭開公司,然後你畫圖來我幫你做,這樣做比較有機會啦!!!(其實在某方面沒說錯,但不是我當時想做的事情),我也只能抓抓頭苦笑。

創造核心關鍵零組件並要有成為制定規格標準的企圖心

單車製造地從歐洲開始,一路跑到美國,再到日本,約半世紀前來到台灣,接著移至中國那至於東南亞,很多人都說歐美日因為工資上揚放棄了製造,但我反而認為他們是專心在核心領域,把精力用在加強前端的品牌行銷以及產品企劃設計研發加上嚴密的專利佈局,因此提高了工資。因為製造並不是核心,只要找到合適的加工廠隨時都可替換掉,而這些前端的工作才是真正獲利的關鍵。台灣長久以來都仰賴OEM/ODM來賺取外匯,養活了無數的家庭,培育了許多的人才,但代工的利潤相較品牌方的獲利極低,也因此真正的國民所得長久以來無法提升,一碰到全球通膨的時代,生活壓力會更加龐大。因此長遠的來看除了要創造培養品牌之外,OEM短中期目標要有「創造核心零組件」以及「成為規格標準」的企圖心,如同台積電是晶圓代工龍頭靠的就是上下游串連以及關鍵性零組件研發以及縝密的專利保護等作法,才能在電子業界即使沒有自己的終端產品,也能站穩關鍵供應商的位置得到好的獲利,公司的體質才會健康。接下來單車以及電輔單車都會朝向大量電子化的方向發展,連結至各種3C以及服務都會是常態,建議業界應把握台灣電子產業的優勢,發展成為規格的制定者,才能脫離低毛利的循環。

創造非日常感

現在的商業常常是在販賣「非日常」的感覺,買一種想要成為但目前還無法達到的生活方式,但至少我們可以擁有一部份美好拼圖的碎片,或是渡過一段時光。舉個例子來說好了,就像是網美餐廳,餐點飲料不一定是重點(當然我覺得好吃是開餐廳應該的),但拍照起來要很美,環境優雅知性有氣質才是重要的事。我們做產品也是同樣,每個人都想成為更好的人,住在更美的環境,過著自己認同或是想要的生活方式,也因此強勢的文化容易傳播,就好比有些人想要居家風格是北歐風,開的車是德國車,吃的是法式菜,滑的是美國手機,聽的是韓國音樂,用的是日本家電。

台灣單車已經有一個很好的製造業基礎了,對單車有認知有研究的都知道台灣是生產好單車的地方,騎台灣單車成為一種國際強勢文化豈不快哉?

看更多

我的老CM的故事

由於這台車當時似乎並沒有大量生產,能見度與流通性並不算高,經過好段時間的尋找終於找到了一台鮮黃色的老CM,第一眼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 80齒的...

B2B歐洲陌生開發怎麼做-前篇

前面的都有做到,但卻不想花時間陌生開發,就算小客人來找我我願意接單,卻沒有使用網站、廣告、影片等去積極地開發新客人,我認為兩者心態是有差的

crossmenu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