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歲月更迭的足跡,我們看著小西巷的建築物到小擺設,從小吃店到腳踏車。唯一不變的是默不作聲的過去。
在艷陽高照的下午,為了尋找彰化火車站附近小西巷的腳踏車,卻用步行的方式來一一撿拾。
試想,在紛擾嘈雜的都市中,你可以騎著外型摩登的小徑車在高樓大廈之間馳騁,此時此刻,你擁有整座城市的悠閒。隨意停下雙腳,因為皮帶傳動設計,你可以毫無顧忌的下車,無須擔心被車油弄髒早上的好心情。驅動這兩個輪子的不只是騎乘者的雙腳,更是一個「不為了誰」的夢。
由於工作關係,能看到一些還沒上市的新玩意兒。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自行車 從產品設計的角度去觀察細節,找出設計差異,找到各家品牌的理念跟設計趨勢,實在津津有味。
熟悉熊大的朋友或者同事們都知道,熊大經常會在工作的空檔去樣品間看車。靜靜看著自行車,偶爾輕撫,頓時覺得心情舒暢。如果發現有零件怪怪的,就牽去維修間維修一下,那更是一種平靜的享受。
其實ME.plus Concept的開發過程,完全就是一個任性機械工程師的亂搞。這樣的狂妄,意外地讓我吸引到一群強者朋友的支持;不過就像某網友提點的:「計畫浪漫有餘、賺錢不足,應該先搞個大眾口味的來站穩第一步!」
提到台灣的自行車,不知道大家心裡浮現出來什麼樣的畫面。放下品牌,放下價位,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正在被使用的車子和他們的使用者們,到底是個什麼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