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大碎碎念 : What’s Gravel? Really?

2022.4.07 週四
大家好偶素熊大,今天被指派了一個任務,希望熊大來寫寫關於Gravel bike。

剛好的是熊大有幸曾經營過一個以off road產品為主的北美品牌,該品牌算是非常早推出gravel bike車種的牌子,而且熊大以前也曾開發過 Gravel bike的open model(公模),還賣得不錯,因此在這種車種熊大並不陌生,也對這車種有自己的一些理解,所以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Gravel bike的相關知識吧!

Gravel bike若按照字面翻譯為「礫石自行車」,也有人稱為混合路面公路車;另一種常見說法是Adventure bike,意即冒險自行車,而實務上,是所謂的on road(鋪裝的水泥或瀝青路面) off road(泥地石塊地等非鋪裝越野路面) all available。也就是公路與越野兩用車,且是偏向運動性而非功能型的自行車產品。從外型來看,絕大部分Gravel bike配備的彎把告訴我們這車種屬於一種公路車,然從其他配置上來看,卻告訴我們這種車有輕度越野屬性,比如較寬且有越野紋路的輪胎。

而由於gravel bike不是用來競賽用途,而是休閒用途,所以幾何設定上gravel bike會偏向舒適長途型的幾何設定為基礎但又要考慮到on road/ off road切換過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操控靈敏度和加速性能(因為在off road過程中不像公路上能長時間保持勻速騎行,而是經常會因為地形路況原因減速再加速再減速)但幾何設定在這行業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很考驗設計師與產品經理團隊對騎行運動/市場使用者/產品定位等等的理解深度,而幾何設定沒有標準答案,沒有完美的幾何設定,只有適合與否,至於什麼叫做適合與否?這裡面學問很深,很難簡短說清楚。而且幾何與車架管型細節與零件設定都有相輔相成與互相彌補之關係,光這裡面的學問就能出本書來解釋了…在零件選用上,Gravel bike也會考慮均衡「耐用」、「舒適」、「安全」等幾個重點來選定零件。比如絕大部分Gravel bike都會選用碟剎(disc brake)而非圈剎(caliper or V brake)是因為disc brake的路面適應性更好較不怕濕滑與髒汙影響制動性。

不過由於Gravel bike是新型車種,實際上還有些設定還沒有被完全定義清楚,比如說Gravel bike是否應該配備MTB型的避震前叉? 或者說Gravel bike到底需要什麼樣的避震系統? 所以大家會看到配備傳統登山車用避震前叉(Suspension fork)的Gravel,也有配備常規公路車用硬叉(Rigid fork)的Gravel,也有一些Gravel使用的前叉是頭管下方避震前叉(Head shock fork);而裝升降座管 Dropper post 、避震座管 suspension seat post 、甚至是龍頭避震(Stem shock 的Gravel bike都有出現。

這就印證熊大說的,Gravel到底該是什麼樣子什麼配置叫做標準配置目前並沒有明確定義清楚而是各家品牌針對自身對產品/Gravel運動方式/市場等的理解來做出自己認為適合Gravel bike的定義。我們要怎麼理解Gravel bike這種產品的意義呢?如果用汽車來說明的話,這就像是SUV的概念吧。可能有些玩家或業內人士會說,以SUV的概念來定義gravel bike的話,那trekking bike也很像SUV的概念阿!還有長途耐力公路車 Endurance bike 那要怎麼理解這幾種車的差別呢?其實這完全沒錯, Gravel bike、trekking bike、Endurance甚至trail MTB 林道登山車 和Cyclo cross 越野公路車 都有SUV概念的感覺。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因為SUV是Sports Utility Vehicle,運動型多用途車的概念而不是非常明確定義清楚車型的意思。SUV後來也有展開多種細分SUV,比如軸距更短容易停車與操控性較佳的緊湊型SUV,也有強烈舒適取向的大型SUV,也有更偏向城市使用而舍掉越野性能的輕型家用SUV,及有強烈越野性能的SUV,甚至要把RV(Recreational Vehicle,旅行車和MPV Multi Purpose Vehicle,多功能休旅車放進來討論都是可以的。所以從汽車的車種分佈來看,SUV是一種概念而不是具體車種型態。SUV也會因為用途/使用場景/市場細分需求等展開多種具體車型。

所以回頭來看Gravel、trekking、trail MTB、Cyclo cross、Endurance,也是這種意思,大家都有些on road/ off road available,大家都有點長途耐力舒適性能,但具體在場景和體驗上依然有著細分的不同。

其實講到這裡,大家應該就多少能理解近年來Gravel bike是公路車系列這麼多細分車種當中銷售增幅最大的車種,因為多數用戶並不是專業競速需求,而是需要一台輕巧操控性好能提供足夠運動性能、又能滿足日常代步通勤的多功能自行車。且由於歐美許多市場確實有許多off road的戶外運動場景於是具備輕度越野功能可以大大拓展自行車產品的適用場地也能增加傳統公路車只有on road以外的運動樂趣誕生的綜合幾種傳統車型優勢誕生的新型多功能自行車,這就是近年來Gravel bike會大受歡迎的主因

熊大的理解和經驗裡,產品的分類經常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比如汽車早期只有一種型態,後來根據用途區分出跑車、轎車、貨車,後來出現MPV/ SUV/ 掀背車你說是細分還是合併幾種車的優勢產出的新形態?而SUV又細分出各種場景適用不同的SUV, 其實Gravel bike的誕生邏輯也是這樣的,這是一種將幾種車型功能合併的多功能車,但從另一角度看也是一種用途細分的產品。這種產品分類邏輯非常有意思,能理解產品發展地圖邏輯者就更能去判斷未來產品的發展趨勢,這也是熊大在自行車行業投入非常多心力在研究的領域之一,非常有趣,我們下一篇就來聊聊這個比較深的話題吧!

接下來,我們就專注聊所謂產品發展地圖是什麼?這段可能會比較枯燥,但這是多年長時間的經驗、觀察與驗證過程的累積…所謂產品發展地圖,所謂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種產品發展趨勢,其實在許多不同產品都能看到其跡象;合久必分這個邏輯其實很容易理解,因為任何剛認識一種產品的初級市場,通常是最標準最經典最容易上手的產品來讓市場產生認知。比如汽車行業的轎車,也比如自行車行業的硬尾登山車與基礎形城市車,因為初級市場還是發展初期,對產品的型態、使用方式還是很陌生的,這時候需要的是經典的產品讓市場對產品產生認知。

而隨著使用者對這種產品的認識越來越深,市場開始深化之後,產品就會根據不同TA的不同需求、使用場景等各種因素開始做產品細分,比如從登山車開始分流出:真正的XC 登山車、重度越野的登山車、對on road更友善更輕鬆省力,速度更快的公路車開始能銷售了。而認知到自己的短距通勤需求或許城市車或者折疊車更適合、要騎長途的就要用trekking bike(旅行車,這些都是市場深化後開始的細分跡象,因此其實如果有在關注市場動向、產品銷量變化和主流使用者討論關注話題等等,就能判斷是否開始進入深化階段。

在此順道一提,熊大也看過這種錯誤:在初級市場一開始就用細分型產品打市場,當大部分品牌在推基礎型產品時就想超前部屬推細分產品,而因為初級市場連這種產品怎麼用可能都還在摸索階段,大部分品牌也沒有投入細分型產品的推廣,這意味著”市場教育成本”得由細分產品推廣者獨力承擔,而許多犯錯的就是因為錯估獨力承擔市場教育成本有多高?市場要多久會進入細分市場?而最後我們經常看到的結果就是:市場進入細分之前,推廣者可能已經熬不住掛掉了,讓後進者反而用在正確的切入時間點用較低的教育成本收割市場了。

較常見也比較可行的應該是觀察市場發展的狀況,在開始要深化之前再開始鋪入細分型產品,開始教育市場,這時候你會發現不會只有自己在推廣細分產品而是眾家品牌都可能在推細分產品,因為有利於品牌差異化、也有利於促進刺激新一輪銷售力,所以大家願意開始投入市場教育成本來推細分型產品,你就會知道這會是更省力更有效率的操作方式。所以觀察、判斷市場進程對一個規劃產品地圖的產品經理和市場操盤手來說有多麼重要?

其實這邏輯很簡單,比如e bike在歐洲主流市場已經發展十幾年了,而台灣的e bike市場才剛開始, 這兩個市場根本上就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用戶對e bike的體驗經驗差異,更不要說兩個市場之間的騎行人群基礎分佈差異、相關基礎建設差異,直接拿著歐規產品在台灣能賣嗎?這應該很容易判斷才對吧?

好我們講完「合久必分」,接著我們來講「分久必合」的邏輯是什麼?

合久必分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但分久必合就需要更深的理解。因為「合」不會回歸成以前最早的產品型態叫做「合」,而是產品團隊從過往細分產品當中的優點整理、不夠好的地方要解決,也要觀察市場中使用者對產品的認識逐漸深入和使用體驗增加之後的回饋來做理解和市場分析做出總結。因為當使用者對一種產品的使用經驗增加之後,更會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而哪些是自己並不需要的?然後產品團隊要結合這些因素來整理出「解決某些原有的問題」、「保留甚至強化優點」發展出大巧不工的「多功能」、「跨界」概念的新型態「綜合」型產品,這才是「分久必合」的邏輯。

比如汽車的SUV當然就是一種結合轎車的舒適與越野車的性能甚至有貨車的內空間”合”出來的跨界產品,這應該不難理解吧?好,大家還記得近20年前那時候最早的SUV是什麼樣子嗎?基本上那時的SUV排氣量幾乎都是2。0~3。0之間甚至更大排量,而車體的軸距、底盤高度各品牌都相差無幾,而歷經十幾年的演化,現在的SUV又細分出本文前段講過的緊湊型SUV、運動型SUV、輕型城市SUV、越野型SUV、中大型SUV、商用型SUV甚至包含RV、MPV,大家都是跨界車都是SUV但卻又做了各種細分SUV,對吧?這就是合久必分的典型範例啦!而這些細分SUV仔細看軸距、底盤設定都有所不同,再比如排氣量設定,緊湊型和輕型SUV的排氣量已經不是以前傳統SUV的大排量而是變成1。4~1。6升的排量+渦輪增壓,這得益於近幾年來小排量渦輪增壓技術日漸成熟而普及,這就是產品演化與工藝技術之間的關係。

所以像熊大說的,如果理解產品演化的軌跡,我們幾乎可以推測接下來產品會往什麼方向發展,要合了還是要分了?現在的產品有什麼新的問題?改變的要素滿足了嗎?還缺什麼?有什麼新的應用要進來了嗎?會導致後面發生什麼?所以新的「合 不會是把產品回推成以前的產品就好了,就像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新的商業模式不斷被開發出來,現在即使是互聯網消失了,也不可能說社會會回到三十年前的商業模式,而是將經歷互聯網帶來新的商業模式當中的優點,回歸到根本去深層理解用戶和市場需求誕生新的「合」的商業模式。這樣的說明不曉得大家是否理解?其實若有長時間觀察市場和產品發展,這種狀況普遍存在於不同行業裡,因為無論產品是合是分,根本上不變的是「消費者需求在不斷變化」這件事!

另一個可能比較難的是瞭解該行業的技術發展進程對產品發展的影響:當某幾種型態的產品在市場上存在一段時間,不斷經歷新工藝、新技術與新材料導入、各種造型和配置小改款到一個程度,快沒新話題新玩意能玩之後,必然會開始找新的賣點,也會驅動產品地圖發生新的演化。而熊大說這段比較難理解是因為有市場觀察能力的人,未必會關注產品本身和關鍵零件在製造上的工藝、技術、材料上發生什麼變化和創新?因為市場和產業本來就是兩個不同領域,能同時橫跨兩個領域並能整合資訊找出結論、方向的跨界型人才不管在哪個行業都是較為稀缺的。

比如車架從鋼鐵材料到鋁合金再到碳纖維、登山車輪徑從26到29再到27。5吋幾何也發生變化、各項功能件與結構件碳纖維化、變速系統從多盤到單盤對幾何的影響、公路車進入碟剎時代、異形管技術導入、電池型態的變化、3D列印、RTM(Resin Transfer Molding,樹脂轉移模塑成形)、一體成型技術到雷射切割再到液態模鍛應用等等等等,都是這些年來自行車和E bike產品持續演化過程中的各種催化劑和解除限制解放設計的各種範例,熊大可以詳細說明這每個範例讓產品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只是篇幅就會拉長很多很多很多~

甚至從各種自行車車型e化成為E bike之後的某些參數也跟著變動,這其實也不難理解,比如一台登山車加上電控系統之後幾何應不應該改變?整車不僅重量變了、車體重心也變了,體驗會有什麼變化? E化之後有哪些原本在自行車時地限制可以被E化解除? 當然成本結構也不同了,消費者關注的重要參數是不是也不同了?如果真的理解產品性能和深度的使用體驗思考的話這答案幾乎是呼之欲出,不然你去查查業內那幾個領導品牌看看同一個車款的自行車版本和E bike版本的幾何及規格參數有沒有一樣?所以反推回來熊大光從各家品牌推出的E bike和自行車幾何跟規格表一對比就能知道該產品團隊功力到什麼程度?

其實這些產品發展邏輯,熊大不覺得有很困難,從那些主流品牌每年的產品中能觀察到他們的產品經理在想什麼?進而從各家產品階段看出到底哪些品牌的產品經理團隊是在最前面思考這些產品地圖?因為看著產品就能知道設計團隊跟產品團隊在想什麼這種能力應該是一個夠水準的產品經理應該要具備的能力。 呼~好像講太多了,也不曉得各位看客是否理解,反正話說回來熊大又不是靠寫文章謀生的,單純只是作為分享,一方面也是藉由寫作的過程自己也能重新組織腦袋裡的東西,簡單講,你們看不看得懂?能不能理解?對你們工作有沒有幫助?那都是你們的事情,熊大只管自己寫得爽不爽而已哈哈哈~

看更多

單車業的google-臨界數位

接觸自行車業後,與業界人士互動討論下,發現使用者的很多痛點是可以被解決的。透過使用者的反覆測試,以自行車展的思維邏輯出發,給使用者一個新的搜...

ANZcham 慈善騎行環台之旅

我們希望能夠真實地看見這塊土地上的人,真的看見這些需要幫助的人,並了解他們,在自行車上才能讓自己抵達那麼偏遠的地方。

窗外騎車遛狗的自行車阿姨

這些單車也許有些生鏽,有些缺少零件,有些似乎經歷了許多風霜,卻裝載了與人之間的回憶和想法,我想這也是巷口車的初衷。

礫石車Gravel bike的未來趨勢

Rod羅德接續上星期巷口車的文章後,對於未來的Gravel bike,表示應會漸漸的分出數種不同流派,像公路車一樣。

crossmenu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