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市場上好多設計超有趣的腳踏車, 為何現在榮景不再?

2021.11.25 週四
不論是Dahon的摺疊車老貂,英國的Brompton等,都和台灣自行車業曾經活絡的本土市場息息相關。喜愛單車的你,是否也懷念那個創意滿滿的年代?

身為巷口車讀者的你是否有發現,我們持續都在介紹在街上看到特殊造型的腳踏車,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折疊車。你有因為看到未曾見過的創意感到興奮 ? 還是心中更多惆悵現在市場上很難找得到這些創意無限的產品?在這個網際網路的時代,因3D列印技術成熟造就自製時代,少量多樣的創意產品應該要更容易推入市場當中,來讓消費者接觸到。但是實際狀況卻是我們市場上的車種總是讓人失望地一成不變。

當年市場榮景

我們將時間拉回當年。當年台灣經濟起飛,供應鏈才剛串起一條龍,不論是在製程和工業設計都剛起飛,凡事充滿無限可能。不論是做產品的人還是賣產品的人,都將手上的熱錢投入自己的創意當中,用效率和低廉的成本當作自己的優勢,愛拼就會贏地將新做出來的車子,投入一間間的單車通路中。著名的的例子,是如韓博士機械專家們將想法實踐出來,一步一腳印的將自己的設計帶往世界各地。

在捷安特美利達都能用本土的收入當作品牌養分的時代,大大小小的品牌都依循著先執行本土驗證,再進行外銷擴張的順序成長著。所以台灣自己設計的新產品,抑或致敬外國設計的仿製品都如雨後春筍般地在台灣本土市場活躍著,台灣的消費者也成為這樣健康的市場上最直接的受益者。

近期市場創意產品能量貧乏的可能原因

一,資金懷疑投注的M型化市場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交通工具的科技等級不斷增加,腳踏車形式的機械工具漸漸的從通勤必需品轉變成為休閒運動的工具,代表一種品味。在食衣住行的必要性消失後,腳踏車的品質要求門檻日漸墊高,價格也從合理的市場價格,成為需要靠行銷才能墊高取得足夠的利潤。高價、高毛利、高技術含量、數量少的高級單車,對照低價低毛利大量的消費型自行車,成為市場上僅存的兩個價格區間,間接的就複雜了投資者的意願。投資者和設計師將眼光投注在自行車以外,其他更低門檻的品項;並將預算移轉到行銷上去追求更高的毛利。最後腳踏車這樣有各種風險的產品,就成為傻子才會投入的物件。

二,無法掌握多樣的行銷管道

相較於早期行銷和銷售管道的單一,現今的行銷和銷售管道更容易進入,卻也更容易打水漂。追求數據專業化的同時,想要一飛沖天的偷吃步營銷手法已經遙不可及。實業家在面對無法一步一腳印就可以達成目標的時代中,想要嘗試市場反應反而讓人卻步。不論是FB廣告,GOOGLE廣告,雖然每個人都可以隨手投入,但也需透過更專業可信賴的團隊操作,方能有具體掌握。即便投注一定金額的預算,產品和形象是否合乎市場需求,又是一個門檻。到底是產品不夠好,還是行銷不夠強,變成中小企業主無法評估自己表現的黑洞。最後,企業主可能就寧可回頭,去嘗試可以輕易計算出利潤的OEM,當作自己的本業,而不是仰賴創意和設計師,和自我品牌和產品賭博。

現在二手市場上的機械黃金年代

市場上有各式各樣當年的設計,但是能見度卻不是特別高,是否因為都被當骨董珍藏在家裡?除了超級熱賣的DAHON老貂之外,像是妮可藍或者老虎,可以說是見到一台是一台。如果對這樣產品有興趣的朋友,到FB上加入相關社團,應該是最容易看到他們的方式。換個角度想,這樣能見地頻率,是否當年銷售的一年的數量也不多?也和現在新創自行車品牌一樣,常常僅有一兩次量產的生命週期?是否有種可能當年也是累積了數年,才有遍地開花的市場活力?如果是這樣的話,是否和現在的市場氛圍相差不多呢?也許應該多多舉辦同好會,才能確實掌握當年生產數量,以及現今還在使用的人員數

電動自行車即將開創活力市場新紀元

折疊車的出現,啟發了很多機構專家設計師們天馬行空的解決方案,也讓更多設計比品牌強的小公司有機會能夠到市場上奮力一搏。而今天,在電動汽車和機車漸漸成熟的隔壁市場帶動下,電動輔助自行車似乎也漸漸的浮現出類似的舞台。當年折疊車的決勝點是在機構設計和成熟度,而現在的電輔車則因為機電整合和使用經驗的優化尚未找到最佳解,讓百家都有爭鳴的機會。如果說當年折疊車是靠設計的創意和品質,以及材料模具當作優勢壁壘,若這個壁壘後的資金高度,約兩百萬台幣可以建立起來。那今天的電輔車的壁壘,可能就會到兩到三倍,甚至更多更多。以前機構工程師和生產製程兩個位置有對的人就可以開幹,今天電輔車則需要機電整合的能力、品牌行銷、工業設計的人才;這些相較於當年額外的人力投資,才有可能踏實的在市場上和競爭者一決勝負。這也造就了目前的玩家競爭者們,需要更多的熱情、資金、以及人力資源規模,才有可能投入的現況。

台灣是一個充滿人才的島嶼,人們也很願意為了這塊土地和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和挑戰的勇氣。自行車這樣的輕機械一直都是可以支撐創意的載體,近十多年來因為物價和環境的陰錯陽差,漸漸導致自行車市場上的活力消退,雖屬可惜,但還沒到喪氣的時候。只要同業、異業、消費者同心努力,台灣本地市場精彩可期。

看更多

Rod爸爸的幻想 / bupa bike (上)

2020年3月起自行車,電輔車的前後座可合法載4歲及6歲以下兒童的法規通過後,多了一個可以載小孩的交通工具,除了合格的兒童座椅考量之外,一台...

打氣不求人 / 把握技巧123

騎腳踏車前首先就是確認輪胎有沒有氣,雖然有氣沒氣都可以騎車,拖著沉重的輪子到了車店,老闆往往都叫你自己打氣。我只會加油不會打氣啊!看著打氣筒...

crossmenu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