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有篇專題報導,提及受惠於E bike市場崛起以及疫情帶動的兩輪需求,台灣的自行車產業很旺。真心覺得這是給業外人看的,行業內人士現在其實是很憂慮的…
2020年3月起自行車,電輔車的前後座可合法載4歲及6歲以下兒童的法規通過後,多了一個可以載小孩的交通工具,除了合格的兒童座椅考量之外,一台適合搭載兒童座椅的腳踏車,可以從那些設計細節來思考。
二十世紀開始,自行車該有的基本結構和零件都已定型,在畫作中見到自行車的身影漸漸符合我們心中的樣貌。人們日益熟悉腳踏車的存在,就將某個標籤貼到了他的身上。
在西洋藝術史當中,哪些名畫出現過腳踏車身影?文藝復興的達文西、印象派的莫內,是不是有對著腳踏車有過描述?
疫情時騎自行車掀起一波搶購熱潮,且世界各國政府不斷地加碼補助,讓電動輔助自行車更加熱門,這大餅看的到卻…
CVM 在疫情時期突破不景氣的狀況,在募資平台上獲得群眾的支持,最近出貨了,巷口車第一手訪問新車主,暢談決定買CVM的決策過程與收到產品的心得感想。
這是我第一次認識了折疊車,覺得一台腳踏車可以展開去折疊起來的變形機制,真是新奇有趣!小時候手腳笨拙不擅折疊技巧,就維持展開的方式,停在老家公寓的樓梯口。它就這樣陪伴我度過了許多穿梭巷弄的童年時光…
人生不容易,常常不是想去墾丁就能去,想爬玉山就去爬。搜尋台灣本土的腳踏車使用文化,也會讓人因為懶惰,反而在夢境中和周公一起騎自行車。於是這時候google街景的用途就來了。